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树牢正确司法理念,传承为民法治精神,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9月22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赴永泰法院嵩口法庭旧址召开“循迹溯源学思想 法治为民践初心”主题教育研学会议。福州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部门负责人、支部书记等一行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采取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沉浸式学习教育。干警们通过实地走访嵩口法庭旧址、观看嵩口法庭发展历程和人物故事采访录,聆听现场解说,感悟法庭旧址里简易木质桌椅和煤油灯下前辈法官们的那份坚守,古老手摇式电话机旁的那份耐心及一本本发黄案卷所凝结的坚定法治信仰,学习一代又一代福州法院“拓荒者”“燃灯者”恪尽职守、忠诚履职、扎根人民的精神特质,传承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情怀。
随后,1959年被授予全国司法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刘景钦同志分享20世纪60年代扎根基层、以庭为家、司法为民的工作经历。党员干警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将法院建成最廉洁、最公正、最文明、最讲理的地方”重要嘱托、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主题,结合到嵩口法庭践习的所思所想,以及岗位工作实际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民一庭党支部书记黄东旭: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带领支部发扬奉献精神,传承使命意识,妥处民生纠纷,延伸审判职能,树立公正廉洁法院形象,引导文明讲理法治新风气。
刑一庭党支部书记李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深入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积极延伸刑事审判职能,坚持治罪和治理并重,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和谐。
驻永泰县红星村第一书记刘文华:要发扬驻村干部艰苦朴素、初心不泯的工作作风,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积极推动旧村部改造、防洪坝建设、防范台风等工作,用好“法言法语”调和基层纠纷,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边远百姓家。
民四庭青年党员干警易艳:要赓续红色血脉,牢牢把握“人民至上、司法为民”的主旨,立足平凡岗位求真务实,用“以人心换人心”的工作方式,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每一个案件,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
福州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詹强华强调,要传承弘扬老一辈法院人对司法事业的无私奉献、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扎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要把握好深学与悟透的关系,在筑牢思想根基上见实效。要发挥重大独特优势,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开创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阐述,加快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馆新馆建设,用好永泰嵩口法庭文化陈列馆等红色司法资源,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纲”和“魂”,融入法院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特别要聚焦诉源执源治理、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清理、信访老案实质化解等重点难点工作强化学习实践,切实推动工作。
二要把握好讲政治与讲法治的关系,在擦亮忠诚底色上见实效。要始终把讲政治作为衡量司法审判工作党性自觉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党内法规,紧盯工作中的认知偏差,从党性上剖析根源,提升“如我在诉”的服务意识、能动司法的意识能力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力度,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要把握好教育与实践的关系,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见实效。要坚持“开门搞教育”,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传承赓续嵩口法庭“为人民服务”红色基因,高标准做好审判执行各项工作,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持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和行业矛盾纠纷整治,促进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用实实在在的司法工作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四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弘扬法院文化上见实效。要持续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全力推动“嵩口法庭文化陈列馆”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福州法院文化建设“金名片”。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求,努力创造精品案例、典型判决,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要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干警,用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培塑干警,让法治故事浸润心田、红色血脉赓续传承。
五要把握好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实效。要坚持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把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聚焦主题教育明确的6项整治任务,积极开展有深度、有价值、有实效的调研,从审判执行实际需要出发,从日常工作的难点堵点出发,把实情摸清楚,研究提出改进举措,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改、一件一件做,确保问题真正整改到位,切实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